当前位置: 好句子网 > 游后感 详情页

游后感作文

时间: 2023-12-26 14:15:28来源:好句子网
  

游后感作文篇1

大年初一,有很多喜剧贺岁片上映,作为星爷的死忠粉,《西游伏妖篇》当然是不二选择。星爷每逢有新片上映,内心总有压抑不住的小狂喜,那是童年的记忆,每一次都能在熟悉的段子里回到少时的天真里。所以早早关注了这部片子的一举一动,怀抱着大大的期望能再次重温星式电影。可是俗话说得好,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这一次,星爷,我真的有些失望了。

我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不懂得看电影的场面调度,摄影、表演是否扎实,我只能以普通观众的角度看待一部电影,它的内在,它所传递的情感是否到位。电影是第八艺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一直认为不能引人深思的电影,即使摄影构图再精美,表演再真实,也无法真的带来内心的那种震撼。当然若需要引人深思,需要剧本、表演、摄影等等的默契配合。

《西游伏妖篇》的最大问题在于缺少内在,没有情感。星爷之前的电影,以小人物的卑微展开,用低端的姿态讲述这个世界,人物以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坚持,纯粹的做着一件事。其中引发的笑料,滑稽,不过是配菜,讽刺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才是深思的内涵,这才能达到狂笑之后是悲泣。

无论是《喜剧之王》里对表演始终坚持的尹天仇,还是《少林足球》里弘扬武术的星,或者《西游降魔篇》里追求佛理的陈玄奘,纯粹的坚持是核心,是抛开所有笑料依然熠熠发光的内涵,是少有人能做到却需要提倡的一种真理。

很多人说,星爷的电影就是用孩子的态度讲诉成人世界的残酷。爱星爷,也正是因为这点,喜欢单纯的讲道理,喜欢纯粹的价值观,喜欢正邪之间清晰的界限,总能在笑声中明白点道理,放松之余也有益身心。

但对不起,在这一次的《西游伏妖篇》里,我看不见纯粹的情感。

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特效镜头,符合了徐克和星爷的一贯作风,震撼的打斗场面,确实能让人咬紧牙关,为片中角色捏一把汗。但是再完美的特效,再向好莱坞看齐,也掩盖不了剧情的短板。

影片好像说了师徒四人的兄弟情,又提到了唐僧对段小姐的痴情,但两点都没有深入,只是蜻蜓点水般的越过,达不到让人触动的点就早早结束,反复进入降妖伏魔的打斗中。

这说明影片的节奏很快速,不拖泥带水。节奏快的反面效果就是让人融不进故事里,当我正想要感受玄奘对待徒弟的关怀里,你把我拉出来,叫我看打架。

是啊,确实打的很精彩,孙悟空的邪性,让人看的很爽,就是喜欢你看不爽我又干不掉我的那种感觉。尤其是对打蜘蛛精的那场戏,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慎看啊,密密麻麻的小蜘蛛看得人起鸡皮疙瘩。但是好爽啊,想象力大迸发。

随着故事发展,提到了玄奘心里还装着段姑娘,并且爱上了一个和段姑娘很像的女人,我以为这是爱情故事,打算沉浸。你又把我拉出来,告诉我,不是爱情故事的,玄奘是假装喜欢,他是联合悟空逼出幕后BOSS啊,最后还是让我看打打打。

而且这一次的打斗还只有悟空和玄奘,猪八戒和沙师弟去哪里了,事关生死居然不出来帮忙?师徒四人的关系一点都不紧密!

影片结尾,又卖弄了玄奘对段姑娘的惦念,可这时候已经完全无法融入了,毕竟影片已经结尾了啊。

看完之后,除了打打打,还有两大疑问。

为什么玄奘总是当众侮辱、SM孙悟空,一言不合就打,若是说他对悟空恨铁不成钢,还不如说是把悟空当宠物养,不高兴我就踹死你。

个人理解,可能编剧想要玄奘在台词上能够逗笑观众,写了太多可有可无的形容词,反而忽视了师傅对徒弟爱恨交错的情感。

为什么玄奘对段小姐的离世的表现,不是对爱怨的大悟,而是像单相思的二狗,每天自怨自艾的说着胡话,完全没有对佛性的宏伟升华。

个人理解,我真的不知道了喂,好歹也留下类似于《大话西游》结尾的那一句"那个人好像一条狗"的引人遐想的台词吧,可惜台词粗浅的毫无道理。《西游伏妖篇》对于爱情的升华,真的真的看不到,它甚至比上一部更加狭隘,更加自私。

总结,这部电影丧失了星爷的味道,台词是星式风格却有些尴尬,笑料无创新,明显炒冷饭,剧情没有中心思想,只有炫酷的特效打斗画面,结尾让人有些不明所以,看完会让人深思:"我可能看了一部假的周星驰电影".

这部电影,确实不是星爷的作品,千万不能忘记徐克导演,特效是徐克的拿手好戏呢。不过两人的首次合作,交出这样的答卷不意外。

熟悉星爷的人都知道,他是控制欲极强的人,但对于这部电影他妥协了。对于市场、对于资本、他妥协了。他和徐克的合作,两人必须相互妥协,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用星爷或者徐克的风格看待这部电影,它是二者的结晶,哪个风格都不像的资本产物。

对于星爷,我依然喜爱,依然会无条件买票支持,即使他的电影再没深度,也好过大多数的国产喜剧,露肉卖骚,高尚很多。

游后感作文篇2

昨晚作为形势教育课程的一环内容,我们集体到院楼观看了《鲁豫有约之游本昌访谈》。没有了看时的兴奋愉悦,也没有了刚散场时的激动澎湃的心境,只是在想着那人、那些事。

他出场时,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他的多年的崇拜者——搀扶着,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年轻人怎么能让老人扶呢?后来才知道游本昌那时其实已经77岁了,现在78岁了的。调养的真好,或许就是因为他常笑——故有云“笑一笑,十年少”嘛——当时是这么想的。

在台上他跟鲁豫有着谈笑风生的那种豪爽,偶尔让人觉得他该收敛一下、注意形象,没点传统老一辈的稳重。不过这跟他初上台时说的东西很符合,“不要哭,要笑。”或许他就是一只都自己实践着。

如他所说,他是一名性格演员。在鲁豫的几次现场考验下,他真的做的活灵活现、像模像样的,有点小孩子般嬉皮扮鬼脸样好动。他说过他曾在飞机上演了个小品,自夸是世界上时间最短,同时水平最高的。当时心里一惊:这老顽童好自恋啊。而后明白那是在海拔两万米上的哪能水平不高呢。唉,这就是大师的幽默,自愧不如,脑瓜转不过来啊。

演示迎见男朋友时,有点看不明白,不知道他表演的重点是手。但在他表演接见女朋友时,全场轰动了。或许我们都是给真实感染了。一个老年人演示热恋中青年的东西真的很少见,这也很逗人……依然觉得好笑~~~

当然如果据此断定游本昌就是个生活恬适、事业上平步青云的话就不对了。在他前大半生,做的都是些小打小闹的小角色。《济公》是他接的第一部大制作,但是当时他已经年过半百了。在拍摄中他倒是顺风顺水的了,上天也让他们顺心顺意的拍了好几个可遇不可求场景。

作为主角,游本昌的出演费对现在的人来说有点匪夷所思了:一集100块,一共八集,只是到最后大结局了加薪50。游本昌自嘲是导演觉得他演的好100元太少了。或许是吧,万人空巷的收视率,连偷窃犯罪都减少了。如是说游本昌演的深入人心啊,不愧是经典版《济公》而后续拍的貌似真的没有超越它。

话锋一转,当鲁豫谈到他妻子谈到他们共同抗争癌症时。游本昌不禁老泪纵横,台下的妻子也欲哭又止。那年是1991年妻子杨慧华被诊断为癌症二期晚,这在常人看来不一隅直接判了死刑,但是他们没放弃。一起努力一起抗争,16年走来(相对《鲁豫有约》拍摄时间20xx年4月)杨惠华依然活着,而且感觉比过去还好。这除了因为他们乐观积极的抗争外,他们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推崇。

谈起养生之道,游本昌认为就是一个字——动。因此天天运动是游本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游氏健身术”也就在他长期的运动和不断的摸索中诞生了。他建议中年特别是老龄人每天起床前都应该先活动活动筋骨,不要马上起来。他相信老中医观点,“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同年十月,在鲁豫节目里还说剪光头是好玩的游本昌终于看破红尘到绥芬河市大光明寺剃道出家了。或许他跟济公已经合二为一了。在他奋斗人生里我深深记着那句“一息尚存,坚持不懈。”在过去的生活中,我缺少的就是这种奋斗的意志。胜时骄,败即妥。曾认为自己对生命思考得够深入,但对于生命的意义我一直都是一无所知。应该说游本昌是我的救赎。

游后感作文篇3

看到央视对尼泊尔地震灾后的直播,心情有种莫名的沉重,不免又想起08年512汶川大地震那一瞬间所看到的悲惨情景,在面对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刻,人们是那么的惊恐无助,没有传说中若亚方舟的神奇力量,也没有宇宙飞船到来的轨迹,随着大地的轰鸣摇摆之后,只有小孩子的哭声,父母的叹息和亲情的寻呼以及来自同胞的关切之声......

能死里逃生的活下来,能健康地活在当下,对经历过灾难的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幸福。也许这句话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所说,我会不以为然,但经过那次噩梦之后,我真的深信不疑;是的,活着就是幸福。这段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包含着太多复杂的感慨,只有真正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与沉重!

尽管此生没有创造出富贵的生活,但从地震那天起已不曾羡慕过所谓的富有,反而觉得物质方面再怎么丰富,不也就一日三餐、夜宿一间麽?再也抵不过全家老小天天在一块的那种天伦之乐,就算是躺在金包银打的床上又能怎样呢?睡不踏实,反而魔去妖来,续序噩梦,饱暖思淫......

其实,人除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外,能够得到的物质享受相当有限。而精神与文化方面的享受,可以说是无限的。况且,物质的富有永远无法超越精神上的享受,有些人高调的认为自己穷得来就只剩下钱了或许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吧。在互联网上看过许多宝马妹醉酒后的乱性,阅过很多奔驰哥圈养小三的趣闻,归根到底只为精神之需求,宝马女醉酒只因寂寞,奔驰哥乱性只因富有,富有并不代表就开心,这便是现实中的现实......

人生在世匆匆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既然我们还幸运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好好的活在当下;知足常乐,是一种生活态度。但知足常乐并不是不思进取,并不是只为自己活着,而是不羡慕也不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只有脚踏实地、尽其所能地多做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事,人生才有真正的价值观,如果仅以实现个人的富贵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埋没天地之良心,欺压普通百姓,危害人们健康,危及社会安定的行为,这种所谓的富贵早晚都将遭到天诛地灭......

善良虔诚的做人是一种美德,能放下物欲的贪恋是一种境界与智慧......让我们双掌合并,以一分虔诚之心为那些在自然灾害中所有失去生命的善良人们祷告默哀,为死去的邪恶之魔欢呼喝彩!

游后感作文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铁道游击队》这本书,这本书讲了主人公王强和刘宏在铁道上抗击日本鬼子的故事。

有一次,他们趁着夜色,从日本鬼子的手里夺回他们抢走我们的粮食和煤;而且他们还在没有枪的情况下,用刀杀死了两个日本人,可是却漏过了当时昏倒的三掌柜。当他们听到三掌柜还活的消息后很紧张,他们想:“这下该怎么办呢?”、为了他们以后还可以继续在铁道线上“工作”,王强只好冒着生命危险去“看望”三掌柜,谁知这个日本人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是王强他们干的,结果大家非常高兴,因为大家也可以在一起“工作”了。

还有一次,铁道游击队队长刘洪带着林忠和鲁汉,他们在一天晚上一起去执行摧毁日军炮楼的任务,终于,他们三人行动了;正当他们悄悄地来到炮楼底下,准备放炸药包时,他们突然发现炮楼上有哨兵,刘洪灵机一动,就把一颗石子朝远方扔过去。炮楼上的哨兵听见楼下有动静,以为有人,赶忙下了炮楼并循声跑去;他们用这个时候,放下炸药包,引燃了火线,炸掉了炮楼,成功地完成了上头布置的任务。

这些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大家现在的幸福生活,还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好好珍惜时间,认真学习,别让那老一辈的革命战士的鲜血白白流失掉。

游后感作文篇5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上周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格列佛游记》,它是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写的,打开书,我便被前面的目录吸引住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駰国”,这些充满幻想的奇特名字带着我走进了这本书。原来书中讲述的是主人公格列佛四次神奇的航海经历和游历这几个国度时发生的一系列传奇故事。作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主人公的历险经历写的惊险刺激,让我好像身临其境,也随他一起冒险了。其中,我最喜欢格列佛在小人国的那段经历。也许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吧。想像庞大的格列佛小心翼翼地在小人国的城堡中穿行,那些惊恐的小人仰头望着格列佛的样子,真的太有趣了。淳朴善良的格列佛在小人国没有依仗自己的身材去欺负小人国的国民,反而和他们和睦的相处,并帮助他们打败外敌入侵。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啊!想想身边有些大个子同学总爱欺负身材弱小的同学,应该让他们好好看看这本书,也像格列佛学习,读后感《小学读后感教学——教师下水文示范《格列夫游记》》。除此之外,吸引我的还有格列佛在慧駰国的经历,那是一个马作为主宰的国家,人类反倒成了马的臣民。在这个国家里,没有“欺骗”、“谎言”这些字眼,只有“真诚”、“善良”这些美德,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国度啊!我希望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駰国一样,孩子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放下书,我仍感到意犹未尽。知识整理:好词:生动形象惊险刺激身临其境小心翼翼淳朴善良意犹未尽常用句式:1、……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它的作者是……国作家……。2、这是一部关于……的作品,书中用……样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在……的生活经历。3、其中,我对……(章节)最感兴趣,因为……。4、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应该向作品中的人物学习。